“此后,他又和三哥邵仁枚一起,下南洋,走遍小镇和乡村,巡回放映电影,或许也还不能算是这种生命力的证明。世纪之初,生产力不发达,创业必然如此,肩挑手扛,一步一顿,何况,他们投身的行业,是那样一个多少有点新奇的行当,什么都没有先例,他们根本是拓荒者,在一片荒原上找出路来,缺少周边的支持,并不意外。”
“二十出头,购买电影设备的途中,遇到船难,在海上漂流,似乎也不能算,要想突破时局和命运设下的罗网,有所作为,这也是必然经历,所有破浪破网的愿望和行动,都像修炼,都带着点逆天的色彩,必然要遭遇程度或轻或重的雷霆之劫。”
“在1930年创办“邵氏兄弟公司”,在后来的乱世之中,关闭公司,似乎也不算。那时那节,所有人都在隐忍之中,都在等待黎明,个人之痛,家族之痛,又何足言说?”
“1958年,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建片厂,启用李翰祥,拍摄黄梅调电影他的生命力传奇,从此算是真正开始。那一年,他五十一岁。即便在竞争激烈、高速运转的今天,这个年龄,也已经是许多人心理上的垂暮之年,他们已经退出江湖,成为广场舞的中坚。而他是在这一年开始开拓他帝国的疆域。”
“1980年代,作家谌容写过一篇荒诞,名叫减去十岁,而对邵逸夫先生来说,需要减去的何止十岁,半个世纪的乱世,消耗掉的时间、生命,需要竭尽全力补回来。”
“后面的事很多人都知道,四十年时间,一千部电影。我们关于香港电影的记忆,几乎全都被邵氏垄断。八十年代,电视成为更受大众欢迎的娱乐项目,邵氏的电影之旅一度中断,并于1987年5月宣布停止电影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96章 你自由了 (第2/3页)
崇拜的人的。”
“这个人出生在1907年,这个数字像一个闪亮的坐标,成为他此后所做的每个决定,每一件事的重要参照,并且告诉我们,一个华府男人的生命力,可以强悍到何种地步。”
“青年时代,他和比他大十一岁的兄长邵醉翁,以及邵邨人、邵仁枚等三位兄长一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以家族作业形式,拍摄电影,兄弟齐上阵,分别担任编剧、导演、摄影这一切,似乎不算这种生命力的证明。”
阅读神级修复高手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