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檀木大长桌,饰满了云纹,摆在兵部内衙中。几十名大小官吏,正对而坐,低声私语,互相交流。
“李大人,你是刑部尚书。不知道你们刑部,对于方云封侯之事,可有什么定论?”
兵部尚书张文突然道。
刘秀一只手伸出窗外,立即有太监从张英取过书信,递了进去。
“嗤!”
刘秀立即就将书信撕开,取出了其中的信张。他愤怒之中,倒没注意到,这封信并没有铅封。
……三十八封王侯文书,加上众多大小官吏的文书,造成的轰动,足以让六部各级官吏,重新审视方云封侯的事情。
方家一门三侯,反对的声音不小。但支持的声音,同样不小。三十八名王侯的联名支持信,份量极其之重。任何人都无法小觑。
一些敏锐的人直接感觉,方云封侯这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方家已有两位王侯,开始变得极其复杂。不止夹杂“君臣之道”的冲突,还掺杂进了大周朝王侯中两大势力的博奕和对垒。已经非常不好决断了。
“‘囚’臣张仁,拜见太子殿下……”
忠信侯的第一句话,不是“罪臣”,也不是“微臣”,而是“囚臣”。第一段文字看完,刘秀心中突然消退了不少。
一封信看完,刘秀也不禁长长的叹了口气。心中无限的怅惆。
忠信侯张仁在信中,对于自已的行为,并没有太多的辨解。也没有找什么借口。归结起来,只有一句“身在囚笼,情非得已”。
大周朝的平民侯,倒不见得是为自已本身。正如贵族侯一脉,不希望自已的子孙牧牛卖马,与平民相等。平民侯也不希望自已的子孙后代,注定要耕地织衣,过贩夫走卒的曰子。
入夜,兵部衙门中,灯火通明。衙门外守备森严。
此时兵部大堂紧闭,几十支烛火,将堂内照得一片通彻。兵部各级官吏齐聚于此。除了兵部大吏,刑部、工部、礼部、吏部等六部大吏全部齐聚于此。
六部之中,兵部最为特殊。除了兵部是儒家与兵家的通融机构,还因为兵部背后,真正的主事者,是三公之一的太保。所以六部大臣,在方云的问题久持不下后,选择了在兵部商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刑部尚书李居正摇了摇头:“方云在刑部,并无案卷。他的家底,大家也都清楚。如果论身世清白,他绝对没有问题。但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这个……”
李居正点到即止。当初三堂会审,弹劾杨弘。他是主审之一。对于方云,他总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各地儒生的弹劾卷宗,想必
第五百零六章 分歧 (第2/3页)
张英的声音从马车窗帘外响起。他站在马车旁,低着头,规规矩矩。
刘秀蓦然睁开眼来,目中掠过一抹怒火。他到了这里,忠信侯居然还找借口,避而不见。简直是不识时务,他到要看看,他有什么借口。
“信拿来!”
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说出来自然有不同的效果。忠信侯这封信,说的情真意切,几乎扣中了刘秀的姓子。一封书信下来,刘秀也为之动容,心中的怒气也消失了不少。
“罢了,罢了……”
刘秀长叹一声,将信折好,收入怀中。摆驾回了东宫。
阅读大周皇族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