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无双

《国色无双》

第五十四章:底牌(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要成功地摆脱有机经济所受的制约,一个国家不仅需要那种一般意义的资本主义化,以达到近代化;而且也需要下述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即越来越多地从矿藏中、而非从农业产品中获取原料,尤其是能够开发大批能源储备,而非依赖各种过去提供生产所需热能与动力的可再生能源。

英国经济正是在上述两种意义上资本主义化了的,因此,即使出现了某种重大的技术进步,倘若不同时具备材料、能源等其他必要条件,这种技术进步也不可能引起重大的经济后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水转大纺车虽然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但是仅靠它本身是不可能引起像工业革命那样重大的经济变革的。伊懋可说把元代中国的水转大纺车改进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水力纺纱机,就当时的技术条件,这的确是可以完成的事情。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并不具有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因此即使明清技术专家成功地进行了这项工作,也不可能像巧逢各种条件齐备的阿克莱的水力纺纱机那样得以风云际会,成为工业革命的先驱。

这也正是为什么水转大纺车在世界经济史上没有、也不可能占有像阿克莱的水力纺纱机那样显赫地位的原因。

苏默回眸这些以往读过的论述,不由心下感叹非常。中国在秦帝国开端后,以封建统一大帝国的面目超越了西方足足有将近两千年。

但在工业革命这另一次划时代的发端后,尽管拥有无数次多得令西方眼红的机会,但中国却始终没有抓住。反而让英吉利人一次抓住,便称雄世界。而中国,渐行渐远,直至近代陷入沉沦。

眼下的苏默,不说拯救几百年后的国人那种傲娇心态。

就单论一种改变历史,改变东西方格局对比这种

第五十四章:底牌(上) (第2/3页)

迪安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变革的两大特征是:一是非畜力驱动的机器的使用;二是旧的原材料由新的更有效的原材料取代。

此外,还有第三个重要特征,即矿物能源的普遍使用。

雷格莱说:近代工业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发达的有机经济”向“以矿物能为能源基础的经济”的转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国色无双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