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他擅长和资本家交际,所以能够轻松的融资,而且他手下有大批的科研人员为他工作!
电灯泡与其说是他发明出来的,更不如说是他命令自己的团队消耗大量时间和金钱,一项项的实验出来的!
灯丝到底用什么材料?他也不知道,但是他可以一样一样的实验下去,直到突破的那一天!
这可就太玄幻了,从那时候开始,科学和普通人之间就产生了一道道高墙!
不是所有人都拥有抽象思维的,能安装最复杂电路的电工,恐怕也画不出芯片里面的微型电路图!
第三次工业革命,拼的那可就是绝对的基础科学家的素质了!
人类早期对内燃机、电力等技术的研究,其实方法都很笨的,就是一项一项的尝试,失败了再改进,再尝试,再改进!
汽车、飞机、战舰……这些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工业品,无一不是经验科学的产物!
到底是什么时候科学开始变得壁垒高耸,一般人难以亲近了呢?这就要到二战前后了,尤其是二战后期!
量子物理、化学、电子技术……人类开始向微观世界迈步,人类开始研究物资的本源!
这个时候,科学技术可就变得晦涩难懂许多了!
任何一个国家想在第三次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745 工业革命的心脏 (第1/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