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鏖战江东(五) (第1/3页)
六安之战,是周瑜的一次试探。虽然只是佯攻,但周瑜还是下足了本钱。凌操率部出击,周瑜几乎调动了他在庐江半数兵马。当然了,周瑜也很清楚,想要攻克六安并非易事。那郭嘉不是等闲之辈,手下更有李典这样的曹氏旧将。若真个强攻,恐怕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的目的,是想要试探张辽的反应。若张辽和郭嘉真的发生冲突,必然会露出破绽。不管怎么说,张辽郭嘉如今都在刘闯帐下效力。就算有矛盾,也不可能见死不救……但是,从其调兵遣将上面,还是能够看出端倪。正如周瑜猜想那样,六安被袭,郭嘉并没有向张辽求救。反而是张辽在得到消息后,主动出兵,凌操旋即率部后撤……这一进一退,周瑜看得是清清楚楚,顿时放下心中大石。看起来,张辽和郭嘉之间的确是发生了矛盾和争执。若不如此,以郭嘉的手段,必然会献策张辽夹击,而不是坐视他前来援救。乍看之下,两人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就是这种过于正常的表现,使得周瑜确信,张、郭二人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当下,周瑜下令全力攻打逍遥津。他非常清楚,刘闯迟早会得到消息,也绝不可能会坐视张、郭二人如此胡闹。一旦刘闯出面,张辽和郭嘉哪怕是矛盾再大,也会抛弃前嫌。到那个时候……历史上,张辽曾在逍遥津大战孙权。却不想兜兜转转,他再次来到逍遥津,只不过对手却换成了周瑜。不过,周瑜的手段可是比孙权高出许多。虽然还没有赤壁之战的威名,但美周郎的本领,的确不是孙权可比。面对江东兵马如潮水般的攻势,即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张辽,也显出狼狈之色。好在,郭嘉时不时会予以帮助。但不知为何,郭嘉出击的时机总会出现偏差。每每在张辽最危险的时候,郭嘉的援军才会出现,也使得张辽恼怒异常。“这几曰,郭奉孝虽每每出兵援助,但却并不及时。看得出来,这两人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若不然,以郭嘉的本领,怎可能找不到恰当的出击时机?都督,依我看,那张辽和郭嘉之间很难共存。”江东中军大帐里,灯火通明。凌操侃侃而谈,向周瑜提出他的见解。而周瑜,却始终未发出什么声音,反而眉头紧蹙,闭口不言。“都督,今汉军内讧,实乃我等机会。张辽虽狼狈,可毕竟是刘闯麾下名将,想要攻破他的防线,恐怕非常困难。某有一计,何不再次偷袭六安。此前都督把兵力投入合肥,六安必然守卫松懈,正可偷袭。”说话的,是一员小将,正是凌操之子凌统。周瑜笑着看了他一眼,正要开口说话,忽听大帐外脚步声急促,一名斥候匆匆走进来,单膝跪地道:“启禀都督,方得到消息,贺都督在上虞大破汉军海军,焚毁舰船二十余艘。今汉军海军已推出海湾,退回东陵岛……贺都督,正要移师无伤,夹击刘勇。”“什么?”周瑜闻听一惊,呼的站起身来。“贺公苗击退了汉军?”“正是。”周瑜的脸色,不由得有些难看。贺齐在上虞大捷,的确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与贺齐,都是孙策旧部。不过由于他韬光养晦,重又获得孙权信任。相比之下,贺齐却一直表现的极为骄傲。若不是孙权找不到合适人选接受会稽,说不定早就罢黜了贺齐。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贺齐和周瑜的关系比较紧张。此次贺齐在会稽大胜,的确是给周瑜带来极大的压力……原本,周瑜还打算稳扎稳打,继续扩大张辽和郭嘉之间的矛盾。可现在看来,恐怕是有些不太可能了。贺齐大胜,孙权一定会催促周瑜尽快结束庐江之战。如此……周瑜眸光闪烁,片刻后抬头向凌操看去,“凌将军,公苗上虞大胜,我等也要加快速度。便由你领兵突袭六安,到时候我将配合你,拦阻张辽。一俟六安攻破,你立刻回兵。到时候你我前后夹击,争取一举将汉军击退……”凌操父子闻听,喜出望外。两人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定不负都督所托!”++++++++++++++++++++++++++眼见,六月将至。刘闯抵达东莱后,在不其停留十曰,等到了马超的到来。兄弟二人一番密谈之后,马超便带着马岱离开不其。之后,刘闯迅速任命了徐邈为平原郡太守,并把许攸从平原郡调来身边。不过,许攸接到命令后,并未赴任。他今年以来,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若非当时刘闯没有动作,说不得便早就告老还乡。现如今,马超离开,也预示着马氏兄弟正式臣服于刘闯。许攸的使命也就完成,在接到刘闯的书信后,他立刻回信,恳请致仕。算起来,许攸的年纪也近花甲,刘闯倒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悍戚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