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要教学的东西,更是分门别类,一一都有。名目却也简单,就是朱慈烺所立。国语、算学、格物、武学以及一个个看得人眼花的名单都被整理了出来。
随后,整个江南的大佬被一一拉了过来编撰教材,预备上课。其中就有发毛了自生火铳的毕懋康,除此外,教出了朱之瑜这么一个大才的朱永佑、张肯堂和吴钟峦也被请进了南京。
更有倪元璐与李邦华这样的大佬书信飞去,亲自为这南京师范学院亲笔邀请大师执教。
府内遍筑宫殿、楼阁及水榭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时间,整个江南都被这股风潮卷动。
再也没有任何一人提及什么攻击监国太子殿下的事情,就连武昌收复的喜讯也只是庆祝了一阵就不再成为主要的话题。
每个士子大师都在议论着南京师范学校的事情,士子们渴望能够入学,大师名士们自然是满怀好奇想要知道这个教出老师的学校里当老师是怎样的体验。
最终,当黄道周这个被朱慈烺逼得致仕回乡的黄圣人也亲自登门,表示要来教学后,整个南京师范学校的筹备进入了巅峰。
一时间,江南菁华尽入师范学校,监国太子的声名与威望也就此达到了巅峰。
第二十七章:声名卓著达江南 (第2/3页)
斗与蒋鸣玉也被抓了进去参与进了南京师范学校的筹备事宜。
伴随着朱慈烺最后批复的猎鹰传信回来后,很快,章程公之于众了。
南京师范学校的宗旨就是培养一批可以教出有用之才的教师所设立,二十万两的经费是确凿无疑的,甚至后续还会有更多的经费入账。
当无数的喜讯陆续在武昌汇总的时候,朱慈烺却也终于召开了一场期盼已久的大会。
湖广大小粮商都聚集于武昌楚王府的花园内,那些家中有不少余粮的士绅土豪,湖广豪族也尽数被朱慈烺汇聚过来,收到请柬的无一不是焚香沐浴,参加者这一场后世来者看来,注定会改变这个时代,改变他们命运的大会。
楚王府位于高观山南麓,坐北朝南,背依高观山,东西宽2里,南北长4里,占地8平方里,相当于当年的半个武昌城。
阅读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