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宝船厂在郑和下西洋以后就已经荒废,其后更是连宝船的图纸都被尽数焚毁。
而龙江造船厂却因为断断续续的需求而得以一直保留至今,虽然官办作坊都是稀松无比,却好歹是一笔财产。
朱慈烺到了南京以后,大动作不见,小动作却是格外多。其中就有龙江造船厂的动静,朱慈烺将其间官僚全部调到开封随便找了个名头优容,随后便让朱正色带着一批纯粹的工匠接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紧接着,在朱慈烺第一批三十万两银子的预算下,朱正色开始大批量招人。
说起来,一个造船厂的人手与分工可是极其复杂而浩大,这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朱正色能配齐人手准备开工朱慈烺已然赞叹人才难得了。
造船厂有通往龙江的溪口,并设有可以启闭的石闸,用以控制水量。造船时将水排出,关上闸门,在船坞里施工;船造好后,开闸进水,将船体浮起,放船入江。
船厂内除设有提举司、帮工指挥厅和一所专门打造海船风篷的篷厂外,还设有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等七个作坊及看料铺舍等。其中仅是坐落在厂区东北部的篷厂就有房屋十排六十间。
船厂的督造官员,除位居五品的工部郎中外,还有员外郎、主事、提举,帮工指挥等人员。
第三十九章:龙江船厂 (第2/3页)
,除一次无具体数量外,共2832艘。
不仅如此,龙江造船厂还有水兵八千,战船四百只。除了郑和下西洋的主力宝船是另外在宝船厂建造以外,龙江造船厂建造了大部分的战舰船只。
当然,比起光辉与历史记录都格外惊人的宝船厂,龙江造船厂其实更为重要。
国初,这些官员还算精干。到如今,朱慈烺就知道这些人肯定已然腐坏透顶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赶到了开封养了起来。
倒是下设的厢长、作头等低级班头朱慈烺让朱正色甄别一下,选出有用的。
至于造船制舶的船户工匠,朱慈烺则让军务司、舍人司以及南京兵部、工部去浙江
阅读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