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十五章:调查结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白皮封面,写着以红色铅印出来的公文。

朱慈烺一目十行扫过去,微微颔首。

这一届内阁的战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家这会儿都已经了解了前因后果。

京师水峪沟煤矿东主请愿上奏朱慈烺,恳请朝廷征收社会保障税,每月征收工坊雇佣工人工资的百分之五,待到工人六十周岁以后,每月发放当地最低工资作为退休养老金。并请朝廷设定有司专门管理。

如果是一个商人单独请愿,这奏章基本上也不会被拿出来。因为,太有些托儿的嫌疑。但工坊主们知晓了这个请愿上书的含金量以后,人数从原来的九十一下子激增到了三百,若非沈万重生怕人多了贬值,当即拒绝,恐怕人数还能更多。

在这样散发着权力与威严的局面之下,大家都乖乖地安静了下来。

顾炎武颇为感慨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李非与沈万重都是郑重其事,似乎满腔准备。但这中央调查组,名曰调查,就说明这不是来搞什么当庭辩论的。既然调查,自然是有结果才会聚众开堂。所以,顾炎武只是来宣布结果的。

他心中想着,这会儿,朝廷应该已经传遍了那几封奏章吧。

三楼,便是遍布着几个大臣们的办公室群。

每个办公室群都指向所在的几个部阁楼群里。

这样的改变让一切都显得颇为顺畅,不仅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官吏,也让工作颇为方便。

紫禁城外朝最近大改了一番,总体而言,就是将七个一层的院落重新推到重建成了三层小楼,随后以近似六边形的方式修筑布局宫外。

只不过,碍于不能高过三大殿等宫内建筑,是以这三层小楼都显得颇为局促,主要是高度比较低。

但总的而言,居住在冬暖夏凉的砖房里,大家都感觉比过往的木质建筑要顺心许多。

传统建筑美则美矣,利用率还是太低了。

在帝国不断兴旺,事务更加繁多的背景之下,朝堂要忙碌的事情太多了。

今天,朱慈烺来的甲字号会议厅就是整个新华楼最中间最大的会议厅。

朱慈烺坐进上首,李邦华手中拿着一份请愿书,拿上了又放下,拿下了又忍不住再三翻阅起来。尽管,以朱慈烺对李邦华的了解,这份请愿书他肯定已经都能背下了。

“高风亮节啊……能有义商请愿新增缴税,这说明百姓对朝廷,对大明,乃是一片赤诚之心啊。”李邦华开场打破了沉默。

朱慈烺来这里,自然是因为内阁有了一个审定的结果。

李邦华脸上的表情是欣喜而惭愧,欣喜的是这对大明有极大利处,惭愧的却是……他自己怎么就想不出来这么高明的法子呢?

“请陛下查看,这是《暂行社会保障税征收条例》请陛下审阅。”李邦华说完以后,傅淑训拿出了一本小白皮书。

这样一来,还真就早就了好大一场喧嚣的声势,纷纷奏请朝廷征收社会保障税。

最终,这一份在沈万重敲了登闻鼓以后交纳到了朱慈烺的手中。

随后,朱慈烺又将这份走上移交到了国务内阁要求内阁审议。

第十五章:调查结果 (第2/3页)

猝起发难的人在入场的时候就没搜走了能伤人的一切物品,赤手空拳之下,当即被警戒的警员拿着铁叉拿下。

这时,身后簇拥着三法司人员的一正两副调查组成员抵达以后,屋内安静了下来。三法司人员就是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都是身着工作服,很有威慑力。甚至,角落里不起眼的地方还有锦衣卫探员在记录。

显然,那是预备着给陛下的后手。

尤其是陛下还弄出了一个国务内阁,这就迫切使得朝廷需要一个更大,更完整的建筑群容纳国务内阁以及六部。

最终,在两个月前,朱慈烺回国前后的时间,大家高高兴兴地搬入了新的国务院里。

朱慈烺今天颇为有兴致,抵达了位于国务院新华楼的三楼甲字号会议厅里。新华楼位于整个六边形的中央,是整个国务院楼群里最大的一处,也是所有大佬们办公的地方。

阅读大明最后一个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