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

《灵山》

303回、道缘法相论适志,两师徒对问人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梅应行答道:“一开始不知道。后来也猜到了。我何遇高人指点仙缘?就算您是无心之中与传人结缘。也不会自作主张选择青漪三山后人。除非是家父知情。”

李元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钟离权眼睛一瞪:“跟我装糊涂?眼前的缘法自然是胡春成仙。至于推演之外的事。为师也不知。”

梅振衣躬身道:“弟子明白了。毕竟尘缘未尽。容我安排一番。胡春成仙尚须几年。眼下倒是行儿的师父李元中飞升在即。”

梅应行今年十八岁了。个头已经与他父亲一般高。这些年一直跟随李元中在白莽山修行。这一对师徒非常特别。李元中从来没有传授过梅应行任何口诀心法。只是指点梅应行如何去修炼自己所学。

“铁拐师父。您难道要走了吗?”梅应行十分敏感。立时就听出李元中的弦外之音。很紧张地问道。

李元中仰头看天叹道:“天上有长生久视。天下却无不散的筵席。我这十年。只是为你打下一世修行地根基。想当年孙思邈真人只用了一年时间。就为你父振衣打下一世修行根基。由此看来。我不如孙真人。你也不如你父亲。”

梅应行跪了下来。手牵着李元中的衣角道:“原来师父真的是要走了。行儿舍不得。”

不论是梅氏家学。还是青漪三山各位高人地指点。再加上诸位妖王伯伯随意传授一些零碎。已经足够让梅应行去学了。他所需要的是一条修证之路。

这一天。梅应行在白莽山潜龙渊上练习“书法”。李元中站在潭水边静静的观看。这一帖《洛神赋》梅应行写了十年。如今已大有妙处。只见他凝神提气脚踏水面。手中的笔就是李元中那一根沉重的金乌磐龙杖。水面上写字。一笔一划笔意不断。字迹奇异的凝在水面不散。直到一整篇文章写完。梅振衣的汗水挥发已在头上形成蒸蒸白汽。他走回岸边行了一礼。将金乌磐龙杖交还给李元中。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潜龙渊水面上的字迹才缓缓消失。

梅振衣在云端上默默的看着。暗中不住地点头。李元中看似没有直接传授行儿法诀。但如此指点“书法”。其实就是梅氏绝技神宵天雷术中“神宵天雷踏罡步”的根基。

行儿的修为如今已相当不错。易经洗髓接近圆满。以三十六洞天次第来印证。相当于第二十二洞天“御形”地境界。虽然他学的并非丹道。如果与梅振衣本人的修为精进来比较。梅应行自然远不如父亲。但对此不能强求。

有些经历与福缘是无法复制的。甚至是可遇不可求。包括梅振衣地道侣以及所有门下弟子。都没有他那般精进。对儿子又能说什么呢?顺其自然吧。李元中与梅振衣。从来就没逼迫梅应行修炼到什么程度。只是依缘法点传而已。

李元中低下头。伸手抚着梅应行地脑袋。凶恶的面容上现出慈祥之色:“一晃十年。你也长大**了。我知道你舍不得。就像你父当年也舍不得孙真人一样。其实你应该恭喜为师才对。我修行了不止一世。此世才得世间法的尽头。”

梅应行露出了笑容。一边笑一边松手用袖子擦了擦眼角。磕头道:“恭喜铁拐师父!”

李元中看着他温言道:“临别不必伤感。未尝不会再见。还是说点别的吧。其实我是你父亲梅真人请来的。你可知晓?”他终于说破了这个“秘密”。

303回、道缘法相论适志,两师徒对问人间 (第2/3页)

 这一扇子敲的尤其之重。梅振衣揉了揉脑袋道:“师父这是要赶我上天吗?”

钟离权:“是的。缘法未到不许下界!”

梅振衣:“什么缘法?”

休息片刻之后。李元中拄杖问道:“行儿啊。你我在白莽山结缘。有多长时间

“已有十年。”梅应行很恭敬的答道。

李元中自言自语道:“不十年光阴对于仙家不久。但在人世间已经很长了。”

阅读灵山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