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687章 河中府备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以孩子妇女群体为主的百姓们、打算跟随呐喊的时候,骑在马上的高方平微微抬手,打住了大家的说话。

时至今日的高方平威严是巅峰了,这一抬手,场面静得落针可闻。

却还是有一个比较小的萝莉,头发很枯黄的营养不良模样,跑了出来站在高方平的大马前,仰着头问:“相爷最终会把那些强盗都打死,给俺家爹和爷爷报仇的对吧?”

至于孩子则是西夏人最喜欢抢的东西,他们需要奴隶,需要人口,抢回西夏去真可以卖钱的。

那些文官集团父母官们,大多数当然支持高方平的撤离命令,因为一但妇女孩子撤离,父母官也就可以跟随撤离,这就不算逃亡,是参与带领撤离民众。

然而类似岳文那样拒绝撤离的老顽固,在大宋虽然比例不大,却是真有的,当年的时文涛就那样。那些家伙他一但不撤离,也能下令百姓禁止离开,就高方平都管不了他们,因为高方平只有西北的军权和财权,民权和司法权仍旧握在各地父母官手里。他们只要不高兴,就可以不鸟高方平。

后方的人,也纷纷握紧了拳头,怀着期待的神色。

其实这些人就是当初依照高方平的战略,最先撤离下来的百姓。

那离经叛道的战略指令下达后,鉴于高方平以往太狠,刘延庆不敢违抗,于是很快在战区,尽量的把百姓撤离大后方,以避免他们遭受战火的糟蹋。

然而命令仅仅是个命令。不可能真的完美撤离了,刘延庆当时根本没能力在长城顶太久时间,战略撤退指令颁布后效果不大。

其实愿意逃的人,早在开战时候,百姓们自己就会撤离去后方了。但大部分的西北民众很穷,没什么东西,唯一有的就是田里的粮食,以及破屋里那少量的家具,总之各种情况都有,但他们大多见惯了战火,西夏人屠杀边民的先例虽然有,但是也不算多。

所以西北战事的第一个惨烈典型出现了,岳文老爷拒绝了刘延庆的撤离建议,没有军队又咋地,他率领差人和民众以及家丁驻守城头,螳臂当车,最终破城之际,老家伙杀伐决断的,先杀了自己的家眷,不让他们遭遇蛮子虐待,然后自杀殉国。

到现在为止高方平都在头疼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87章 河中府备战 (第2/3页)

了昨日的石龙关。

“大家跟随本府一起迎接帅臣归来。”

这个局面显然是知府张威意搞出来拍马屁的,于是他率先走出来鼓掌。

所以那种情况下,许多人不愿意放弃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离开,于是撤离的主体就变为了年轻妇女以及孩子。

这两个群体是刘延庆的铁令,必须撤离,而战区的父母官们也支持这个决定。因为这两个群体是战争的最大受害群体,肯定会损失的。壮年劳力问题不大,西夏人一般的政策是把他们充作民夫帮助送粮或者修建攻势。

老人也问题不大,一般没威胁的人就放着不管。但在占领区内,戾气再不重的敌军,祸害年轻妇女几乎是肯定的,在后世的文明军队里也都会大肆发生。

阅读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