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出乎包拯意料之外的是, 赵祯并未对他有所责怪,反而是屏退左右,拉他近前问话。
原来, 早在赵祯登基之时, 襄阳王就有谋反篡权之意——想当然, 一个还没有亲政能力的小皇帝,在这位当时就权倾一方的王爷眼中,并不是什么威胁。但他没想到的是,先帝托的那位顾命大臣十分尽责。
八贤王很快察觉了自己幼弟的想法,并且用强硬的手腕几乎将其所有的阴谋都给挑了,只是当年那个狸猫换太子的事情, 他做得太完美,加上现在的皇帝也当真是真宗亲子, 为了在新皇登基的初期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八贤王将此事隐下了。
但他也知道, 襄阳王贼心不死,于是在赵祯成年亲政后,他在还政之时, 也将此事告诉了小皇帝,让他心里有个算盘打着,不至于到时候措手不及。
这些年,赵祯也当真是将当年八贤王的话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在襄阳地界,他没少派人探查,传回来的消息也在侧面不断地证实了八贤王的话。
不过赵祯并没有轻举妄动。
他刚刚亲政,襄阳王在世人眼中也不过是个远离京城的闲散王爷,他也没什么真凭实据,若真的动了襄阳王,只会落下个残暴弑亲的恶名。
赵祯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并且不断引诱襄阳王做出一些越界的举动来。
第245章 一明一暗 (第1/3页)
展昭这时候正在襄阳城的驿馆里和白玉堂争着这日到底谁去探冲霄楼。
慕乔猜得没错, 这次包拯并没有能忍住在开封府中不问襄阳之事。
在慕乔走后几个月,包拯终于不再隐忍, 直接带着那些证据去见了小皇帝赵祯。其实这时候包拯已经做好了会被皇帝厌弃的准备,毕竟臣子非议皇室, 那是有大罪过的。当今皇上心存仁厚,不一定会相信他的叔叔有谋反叛逆的不臣之心。
他的隐忍不得不说是非常有效的,襄阳王在小皇帝刚刚亲政之后很是安分守己了一段时间,不过在之后没多久,看到赵祯并没有动他的打算,就开始蠢蠢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每天都被劝分手[剑三+七五]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