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行

《宋时行》

第一百五十七章 展销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而最让李益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这时候已经有了的炼钢方法,在明朝的时候却消失了,难道蒙古人对华夏文明的破坏真的有那么大?

当然这扯远了,李益给童贯介绍着炼钢作坊里的各种设备,童贯不懂装懂的跟着问了几句。

最后问了一下这钢铁作坊的产量,

李益真正依仗的是各学科里面的太学生,有他们在,生产方式就会不停的革新,赵桓就是挖走再多的工人,在技术上他也始终落后。

换句话说,李益这边始终掌握着高新技术,而赵桓那边永远也只是加工商。

而他要是挖太学生

李益嘿嘿笑道:“保密!”

童贯便不再去追问。

接着几人出了炼钢作坊,又去了武大郎的食品作坊,以及棉布作坊,和制皮作坊几家。

现在东城的厂区这边参与生产的就这几家,剩下的作坊还在建设中,而太子那边完全是按照李益这边复制的,但是工人待遇要比李益这边好了不少。

没办法太子本就拿了七成的改革资金,又收了十多家商人的存留资金,财大气粗的一笔,致使好多有经验的工人都跑到了太子的作坊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百五十七章 展销园 (第2/3页)

有会坩埚炼钢的匠人。

这种炼钢的方法其实不是很复杂,就是通过渗碳将氧化铁还原成铁,让铁中二氧化硫以杂质的形式漂浮道钢水上面,再去除出去,可以有效的解决用碳炼铁太脆的问题。

当然这种炼钢法缺点也是有的,就是炼钢的数量根据坩埚的大小决定产量太低。

但是李益却不在乎,毕竟这是好事儿,太子舍得花钱,百姓才能获得更好生活不是。

而起李益真正依仗的也不是那些有经验的工人,流水线生产最不缺的就是经验,一个人就干一部分活,这可以批量培养。

当然遇到聪明的工人,会让他掌握学习整个流水线上所有工艺,这种工人的待遇非常高,赵桓不出大血也挖不走,就算是挖走了,李益也不怕,工人毕竟是工人,掌握不了核心技术。

阅读宋时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