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教父

《俄国教父》

第二百一十三章 欧洲最受欢迎的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为今之计,进行私有化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改革的动机不能是苏联的执政党对下级的要求,而应该是苏联的广大人民自发地进行改革。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谢廖沙也就明确了列宁格勒经济特区因该以什么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百一十三章 欧洲最受欢迎的人 (第2/3页)

,那就是建立国有企业,建立由国家参与调控的经济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大量公用事业公司被迅速的国有化,德国和法国也是如此,而苏联则延续着斯大林式的计划经济,同样是国有化大型企业。在二战之后,供应严重不足,市场上商品紧缺的年代,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在斯大林执政的苏联,还是在工党长期执政的欧洲,经济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因为物资短缺,工厂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论品质如何都能够卖出个好价钱。

可是随着欧洲的商品供应恢复了正常,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了。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商品的实用性,转而追求更高的品质。这就让过去已经习惯了规模效益的工业体系开始出现问题,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又或者是这些欧洲的国家基本上都面对着同样的问题。有的国家通过改进和提升本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和产品竞争力,逐渐占据了高端是市场,这里面最显著的就是日本和西德。而有的国家则是依靠放开私营经济来促使大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这其中英国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现在摆在苏联面前的只有几种现成的模式,要么向英国学习,要么向日本学习,要么向中国学习。可是实际上只有向英国学习这一条道路是走得通的,苏联不是中国,制造业需要的人口红利苏联没有,苏联的人口要是够用,就不会让农业生产处于现在这种境地了。同样的,想学习日本和德国的的高端制造业也有着相当的难度。日本和西德是美国的盟友,可以轻易的从美国已经高精尖技术,这种便利的条件是苏联永远不会具备的。

阅读俄国教父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