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和大批汉中教民北迁到三辅,而张鲁第二年就“病”死,天师这称号就基本泯没,虽记载上第四代张天师为张盛,但自张盛后,到宋朝,总七百年,没有听说过张天师出现,里面含义大家可以想想
因此天师教的祭酒纷纷南逃到吴国,道教的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基本上都在吴国范围内。
也许一开始,天师教的教团在失去了教主张家还有凝聚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魏晋的统一,使对天师教的极大戒心以及打击普及到全国,天师道组织涣散,不断萎缩
因此各个流派,就再也忍不住了,开始独立
现在的许多道教思想,很大程度来源于上清派,包括现在熟悉的原始天尊
上清派的祖师魏华存,本是天师道的祭酒,举兵叛主,造神原始天尊,贬低老君,得以自立,有段时间,甚至认为天师道是“三张伪法,当以革除”
认为依上清法修行得道、即可升入“上清”,比天师道的“太清”更高
这道出了很多知名道士,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和李含光等等……通过他们的活动,上清(茅山宗)逐成为在当时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
道教简史——道士角色探索 (第2/3页)
教团的毁灭和方士的再现
黄巾起义后,太平道全灭,统治者对道教这种武装到牙齿的宗教非常猜忌,张鲁虽识大势投降曹操,官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但曹操何许人也,立刻将天师教连根拔起
“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面对上清派自立,张天师消失在历史上,天师道一蹶不振的格局,北方寇谦之,称受命老君,继承道权,建立北天师教,其主要内容是取消二十四治教区,废除教团管理体制,一度成为国教而发展壮大,但从根本上说,这就是取消了“体制”,使天师道从一个天主教性质的教团,变成了完全依附在皇权上的散沙,生杀予夺尽在皇权一念之间,因此很快就消亡
而葛洪的丹鼎道派,更是影响很大,基本上使道教从有组织有力量的体制,变成了一师一徒的体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纯阳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