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一人之下

《秦时:一人之下》

第三百六十一章 灭魏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魏庸诈死的目的有二,一是跟弄死魏军的高级将领一样,使得魏军群龙无首。

二是暂时叛乱魏王等人的视线,免得自己府上遭受牵连。

等到尘埃落定,魏王等人哪怕再怎么痛恨他,也没有报复他的能力。

没有高级将领的指挥,协调,魏军的中下层只能各自为战,全凭一腔勇力,无法形成合力。

面对源源不断,互相协同配合,本身战力强大的秦军自然只能节节败退。

如今的大梁城就像破了口子的水缸,若是能够及时堵住漏洞,还是有救的。

城门洞就那么大,哪怕秦军正源源不断的进入,短时间还是城门的魏军占据优势。

魏庸表面上诚惶诚恐的领命,暗中却腹黑得一批,来了一个一不做,二不休。

等达到某个临界点,士气轰然崩溃,要么投降,要么崩溃的向其他方面涌去,只有少部分还在负隅顽抗。

不管做什么样的反应,在秦军在城中站稳脚跟时,魏军,魏国就大势已去。

值得一提的是城破之后,有部分魏军和城中的地痞流氓趁火打劫,引起了不小的扰乱,还是秦军去镇压的。

秦军在各级将领的严厉警告下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一些烂事,但总体上还是没有乱来,军纪良好。

魏王增在听到魏庸以及高级将领全部被杀时就已经绝望了。

不是来摘桃子的就好,王翦和王贲全力配合成蟜对于军纪的重视。

当然成蟜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耽误了军中士卒将领们的发财机会,就要有所补偿。

否则容易引起全体将士的不满,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搞不好战力受损。

秦军以此城门附近为据点,犹如黑色洪流一般源源不断的涌入。

收到秦军入城的人都不敢置信,纷纷派人探听消息。

如果是正常的魏国大将军肯定会当机立断阻截消息的传播,但偏偏魏庸不正常,因此放任消息的传播。

这种东西差距就是战场上万夫莫当的勇将,比如典庆,也是难以扭转的。

典庆虽然勐,但秦军中也有类似的人才,比如无双鬼。

无双鬼披上全身漆黑,长着狰狞倒刺的重甲,手提重锤,冲锋起来也是万夫莫当的存在。

虽然实力比起典庆还是要差上一些,但拖住典庆却不成问题。

随着秦军的数量增加,占据的地盘越来越多,魏军的士气就愈加低落。

成蟜宣布破城后赏格全部翻一倍,并且会拿出魏国的积蓄的一部分给全体将士。

有光明正大,不惧军法惩处的升官发财机会,再加上成蟜这个王弟坐镇,秦军上下的抵触之心就很微弱了。

处理好这件事,秦军的总攻在第三天的夜晚正式开始。

利用夜色的掩护,采取声东击西之计吸引魏军的注意力,随后通过魏庸培养的铁杆秦奸打开的城门冲进去。

冲进去的秦军在占据城门内外后并不急着进攻,而是采取防守姿态,以待绕城奔袭而来的秦军抵达。

秦军兵临王宫时,没有负隅顽抗,果断而又颓然的投降了。

魏王投降了,秦军收拾起大梁城就更加轻松了。

此时,秦攻魏总共三个半月,围城大半个月。

三天后大梁城被秦军彻底接管,秩序恢复,成蟜跟王翦一起耀武扬威的正式入城……

茫然无知的将领士卒还好,确认消息的将领士卒士气一下子就变得特别低落。

魏王增得到消息后一样不敢置信,待确认消息后气急败坏的对魏庸下了死命令。

若是不能将秦军赶出城,就要魏庸提头来见他。

做完这件事后,魏庸拿出早已经准备好,戴上面具后跟自己七成相似的替死鬼,也装作中毒而亡的倒在帅椅上。

如果是在平时,细心观察还有可能发现魏庸的破绽。

但在以主帅为首的高级将领全部死亡的情况下,下面的人必定惊慌失措,定然难以发现破绽。

象征性的调兵遣将后,魏庸把魏军的高级将领召集在一起商议对策,并在喝的水中下了毒。

当场一半多的高级将领毒发生亡,残存的高级将领意识到发生什么事情后有的对魏庸发出最恶毒的诅咒,有的想要杀了魏庸。

可惜魏庸身边有罗网杀手和铁杆秦奸护卫,哪怕个别没有中毒的高级将领也被斩杀殆尽。

第三百六十一章 灭魏 (第3/3页)

大梁城是当今世界五大雄城之一,地处中原,论繁华程度比起咸阳还要强一些。

花花世界迷人眼啊,红了眼就控制不住了,而且当今世界将领的尿性对于破城之后的放纵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军中的监察官员,墨家弟子可约束不了桀骜不驯的诸将,还得成蟜亲自来坐镇警示,才能让诸将听到心里去。

此时如果魏军能够及时支援还是有机会将秦军赶出去的,可惜在魏庸的安排下附近没有魏军能够及时支援。

远一些的魏军又被另外一部分秦奸以及罗网的人利用各种手段拖延了一下时间。

还没有赶到,秦军的骑兵便先一步赶到,从城门洞中鱼贯而入,转瞬间就击溃了负隅顽抗的魏军。

阅读秦时:一人之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