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取大清

《窃取大清》

第二十三章 秋闱(1840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将东西都放到号舍内,吴韵林四下打量一番,跟上次院试一样,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区别就是,现在号舍里还多了一盆炭火和两根蜡烛。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考场可是不管饭的,吃什么都要你自己解决,考场最多提供点水。在外面巡考监事的官吏,只是负责考场纪律,只要你不作弊,做什么都可以。

进入考场后直至考试结束,吴韵林都要在这个窄小的号舍度过了....考试有两位主考官,四位同考官,还有一位负责考场供给的提调官,除此之外还有负责此受卷、弥封、誊录、对读、巡绰监门、搜检怀挟的官吏。开始考试后,那位年长的主考官向差役示意鸣鼓,鼓声响后考试正式开始。主考官及其他负责考试的官员有条不紊的开始了他们的职责,大部分人都是带着怀旧感的看着下面的众位考生,跟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看学弟学妹开学军训的感觉差不多。

响鼓之后,便有衙役小吏开始发卷了,试卷,草稿纸陆续发了下来。

正副主考官一般只阅“荐卷”,从考官的荐卷中选择良好优秀的批中,但是也并不是说没有被“荐卷”的试卷就绝对没有机会了。在阅卷完毕,按照规矩,正副主考官有义务在没有被荐卷的试卷中搜检复阅的,运气好的,会被正副主考官欣赏,但是这也只是理论上,阅卷工作辛苦,正副主考官也并一定去搜检落卷。

数年如一日的刻苦用功,就将在几日之后,彻底揭开分晓,贵贱荣辱,也在此一举。

今天是恩科乡试的第一场,按照惯例的话,这一场题量为:《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

今年和往年一样,这一场也是《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经义是科举考试的一种科目,以经书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中义理。当然,你要用八股文体才可以。这些题目要在三天两夜答完,不管你怎么答,不管你怎么安排时间,只要你不作弊,就随你折腾。

这一场三天两夜的考试共需要做七篇八股文,四书八股文三篇,五经八股文四篇。这种题量因人而异,有的考生可能不到两天就做完,但是有的考生三天两夜也有做不完的。吴韵林看完所有考题,觉的自己晚上用不着就可以做完。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吴韵林就将第一篇八股写完了。写完第一篇八股文,吴韵林将写满字的草稿纸在桌上晾了会,免得字迹墨汁流淌沾染了试卷。

一天写了三篇八股文,剩下的四篇,自己闭着眼睛都能在两天写完。吴韵林满意的点了点头,将写好的草稿纸收起来,吃过晚饭,便铺上毯子,盖上毯子睡了起来。

第二十三章 秋闱(1840年) (第3/3页)

队本省的指挥使衙门兵丁明火执仗出来,倒列八字,肃杀之气也就弥漫开来。

几十个差役也俱都站在了门口,诸生鱼贯而入,开始任由差役们搜检夹抄,这种气氛,比之从前的小考要肃穆了许多,吴韵林跟着人群徐徐的到了贡院门口,几个差役有些惊诧,这个年纪的考生,大抵是应该出现在童试,即便是出现在院试都算难得了,想不到居然出现在了乡试上。

在门口负责核对考生的一位姓胡的考官将吴韵林拦住了,这位考官做事认真,用呆板或许更好一些。监考时按照名册,对考生的年龄相貌等,查核非常严格。

在第三天下午五点左右,吴韵林已经将七篇八股文全部工整的抄写在了试卷上,检查数遍后,就等着交卷了。

这是乡试的第一场考试,也是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像是阅卷就是根据第一场的七篇八股文,阅后再结合第二、三场的情况。互阅商酌,取定中额。

在阅卷过程中,主考和同考官有明确的分工,去留在同考,高下则在主考。怎么说呢,同考官从三千多考生试卷中选出优秀的试卷推荐给主考官,主考官则在推荐的试卷中最终确定录取生员,确定录取生员的名次。

阅读窃取大清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