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代代,这些人其实颇有手艺,他们私自打造,卖给民间商人的武器是十分精良的,就连外国的夷人也向他们购买火器。
当然,若有官府招集,那就不情不愿,敷衍了事了。
时人笔记就言:“尝闻东西两洋贸易,诸夷专买广中之统。百姓卖与夷人者极其精工,为官府制造者便是滥恶。以此观之,我中国不肯精工耳,非不能精工也。”
因为吴韵林条件虽优厚,但有一个前提,三年内不得离开庄子,这些军匠认为妨碍了他们的自由。
而且,他们现在都有私活在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不能说他们做得不对,毕竟都是鼠目寸光的小老百姓,遵从的是你不仁我不义态度,当官的、当兵的、有钱的人都不在乎,国家危亡跟我有什么关系?
反正到时外敌打来,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便是,一起玩玩,众人陪着不寂寞。
花了五十两银子,吴韵林让阿呆抄了一份名册。
阿呆抄写的时候,将做官就与吴韵林闲聊,对他招募这些军匠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区区一些工匠能干什么,身为知县大人前途远大的吴县令,难道还能造反不成?
最多造些武器也只是为了中举的作坊自保罢了,毕竟他新立多个庄子。
第一百一十一章 招募匠人 (第2/3页)
求?
人挪死树挪活,接私活就非常普遍了,特别在这偏远地区乱世之中,各村各寨对武器的需求量大,他们不愁没有活干。
比如各村寨的鸟铳哪来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更懒得询问,反正银子收下,皆大欢喜便是。
当日,贵州军做局长官还应吴韵林之请,派攒典王凯去招集军匠。
找了一天,约找到十户人,就算吴韵林许下的条件很优厚,也只有两户军匠愿意前往遵义县。
阅读窃取大清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