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第422章 提高效率的小建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了避免发生什么意外,一切行程都必须在出发前敲定。

而原本被巴拿马运河丑闻压抑得喘不过气的舆论界,也找到了一个光鲜亮丽的宣泄口。

《费加罗报》率先以头版头条宣告了这一盛事:《法兰西文学的荣耀远征!》

最后再让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对装配好的自行车进行测试,合格就能出厂销售了。

阿尔芒·标致听了以后先是呆了一下,然后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来,抱着莱昂纳尔激动地吼道:“莱昂,你真是个天才!”

————————

这些报道毫不留情地揭示了法国地方公路建设的滞后;并尖锐地指出,如果政府继续在道路建设上碌碌无为,那么“环法国自行车大赛”,要等到一百年后才能举行。

这些报道引发了读者,尤其是巴黎市民的广泛共鸣和讨论。

人们开始抱怨出行不便,质疑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海外殖民扩张,却忽视了本土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社会舆论层面,这次比赛也意外地起到了揭露现实的作用。

为了全程报道这场盛事,《小巴黎人报》、《费加罗报》等多家媒体派出了记者队伍,跟随车队行进,对沿途状况进行了详实的记录。

于是,许多巴黎人通过报纸,第一次了解到,一旦离开了巴黎市区,外面的道路竟是另一番景象。

记者的报道中充斥着对路况的辛辣描述和讽刺:

“离开了巴黎,仿佛就离开了文明世界!”

反对派报纸更是借此机会,猛烈抨击儒勒·费里的政策失衡,给本来就摇摇欲坠的内阁雪上加霜。

而莱昂纳尔,则毫不理会这些喧嚣,专心致志地完成《太阳照常升起》这部,还有确定美国的行程。

由于这个时代无线电技术还没有被研发出来,所以只要他们上了船、离了港,整个航程是接收不到任何外界消息的。

在自行车赛和巡访美国两件事的推动下,巴黎的沙龙和咖啡馆里,谈论的话题迅速从“六米落差”和“黄热病”转向了“美国佬会如何接待我们的作家”以及“谁的作品更能打动新大陆的读者”。

甚至就连奄奄一息的股票行情都开始有了起色,法兰西的未来仿佛又充满了希望,让人信心百倍。

《费加罗报》《共和国报》《小巴黎人报》等媒体都宣布将派出记者,全程跟随代表团,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旅程”。

文章极力渲染此次访问的文化意义,将其描绘成一次展示法兰西文明的“精神输出”,试图冲淡运河项目带来的阴霾。

《共和国报》则称这是“共和精神与自由艺术的联袂出演”,将谱写法美友谊的新篇章。

《小巴黎人报》等大众报纸则热衷于描绘作家们可能在美国引发的轰动。

第422章 提高效率的小建议! (第2/3页)

个小小的建议——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将整个生产、组装过程,分解成一个个最简单的步骤,一个工人只用负责其中一个环节就行。

比如用螺丝将前叉固定到车架上这个工序,只需要掌握一个,哪怕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工人在短暂的培训后也能胜任。

车间里可以铺设类似矿山的传送带,像流水一样将自行车“传”到下一个装配人手里。

“通往兰布依埃的道路,能把车手骨头都颠散架了!”

“在默伦附近,一场小雨就让道路变成泥沼,车手们成了纤夫!”

……

阅读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