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背书,《尚书》里那三千字长文,他竟能一气呵成,流畅背诵,一字不差,连承景帝临时抽考《周官》任意段落,他也能对答如流,毫无滞涩。
以前骑射,马上开弓,五箭能有三箭中靶已是超常发挥,另外两箭多半不知飞向何方。被罚加练时,他还敢振振有词地狡辩“今日风大,实在不宜射箭”。
现在骑射,纵马疾驰,连发九箭,竟有八箭稳稳命中靶子,且臂力、耐力大增,那些宫女太监们再也听不见他喊累叫苦。
“父皇,儿臣在桃源村,跟在谢锋身后的那段日子,被他日日操练。每日不是负重疾行,便是攀爬搬运,干的都是实打实的力气活。几个月下来,儿臣这身板结实了,更懂得了何谓坚持。”
他顿了顿,眼中流露出真诚的敬佩:
“再者,儿臣时常跟在广福叔身边。他待人接物,圆融却不失原则,处理村中大小事务,总能兼顾情理法,让人心服口服。儿臣在一旁看着、听着,不知不觉
还有连他自己都觉得震惊的是,他政务敏锐度的提升。
以前,承景帝也曾拿一份关于地方水患的奏章试探他的想法,那时候他竟将“黄河决口”误抄成“黄河决豆”。
恰逢承景帝当面抽问,他支吾半天,竟冒出一句:
“豆……豆酱?可是沿岸豆酱作坊被淹了?”
可是闹了不少笑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06章 李双昊的“帝王之相” (第2/3页)
摇第三次铃他才不情不愿地哼唧,磨蹭到卯正才睡眼惺忪地晃进书房,老翰林往往已等候多时才能见到他。
现在天色未明他便自行起身,老翰林来时,他已在灯下温书近两刻钟。
以前背书,《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能背成“学而时食——之”,错误百出,常被太傅当场罚跪,且他跪在蒲团上不到一刻钟,竟能脑袋一歪,打起细小的呼噜。
而现在,他每日竟能帮着承景帝初步阅览、分类,甚至草拟处理意见的奏章达十五份之多,其中不少见解独到,连承景帝看了,都忍不住提笔朱批一个“可”字。
承景帝自然惊异于他这脱胎换骨的变化,曾特意召他询问缘由。
他沉思片刻,认真地回答:
阅读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