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太医的家眷信息很是简单,妻子安周氏,四十岁。独女安月瑶,年方十七,待字闺中。
谢里正按照规矩,郑重地将安太医全家三人信息录入桃源村丁口簿。
自此,桃源村在册人口达到了五百六十人。
安太医再次道谢,之后,他提出想去拜访一下谢锋,言明在青石镇抗疫大营时,谢锋对他颇为照顾,于情于理都应上门拜访。
户籍录入完毕后,谢里正却有些苦恼:
“安太医,您这诏敕上赏赐的五十亩良田和二十亩药园子……实不相瞒,咱们村的田地早在落户时就按丁口分派完了,这……一时半会儿实在腾挪不出这么多上好的田地和专门的药园啊。”
安太医闻言,反而笑着宽慰他:
“谢里正不必为此烦恼。按朝廷规制,若落户之地无闲田可供赏赐,当由县衙负责‘易地’划拨或‘折俸’银钱补偿。里正只需协助老夫向县衙呈文说明情况,后续事宜,县衙自会处理。”
谢里正这才松了口气,随即又想到什么,连忙补充道:
第640章 安太医落户桃源村 (第3/3页)
许便是桃源村这般光景了!里正与村中主事者能有如此胸襟与远见,体恤孤弱,尊重妇孺,安某佩服!桃源村真乃仁义之村也!”
他心中对桃源村的评价又高了几分,觉得选择在此落户,或许真是冥冥中的缘分。
谢里正将安太医请到一间小会议室,仔细核对了文书内容。
“安太医,田地虽一时没有,但这盖新房的地皮,咱们村有的是!之前广福就说过,若村里来了大夫,可以由村里出资,给您盖一座医馆连带宅院!只是这盖房需要时间,估计得忙活好几个月。您若是不嫌弃,可以先将家眷安置在咱们桃源学堂的先生小院暂住。那小院就在学堂后面,清静雅致,目前隔壁两个小院住着学堂的两位曲先生,正好还有空余的先生小院。”
“如此甚好!那就多谢里正安排了。不瞒您说,我如今虽已落籍桃源村,但京中妻女尚在收拾行囊,一些医书、药具也需要仔细整理搬运,大致需七日方能携家眷正式迁来。届时还要再麻烦里正。至于医馆和宅院之事,便有劳里正和村里多多费心了。”
谢里正拍着胸脯保证:“安太医您放心!咱们村有广福这个能人在,选址、画图样,他都在行!下回您来,保管把几个备选方案都给您安排得明明白白,到时候您再定夺!”
阅读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