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第641章 皇表弟们回村忙“事业”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土壤酸碱度”——土地难道也分酸味和碱味?实在是没听过的新奇学问。

“杂交优势”——不同稻种婚配,后代便能更强壮?

还有那 “病虫害防治” 与 “轮作休耕”——防治尚可理解为防治虫害,但这“轮作”与“休耕”听起来简直像是让土地“轮班休息”。

加之在“荣归宴”上,稚童们在麟德殿唱诵桃源学堂才教的童谣,其寓教于乐的教学风格,必然已在京畿文教圈内引起不小的波澜,桃源学堂的声名与影响力已然不同于普通的村塾。

李五琰还留了个心眼,特意在信中强调,但凡前来任教的先生,被录取之后,学堂不仅会提供舒适的住所和可口的三餐,所支付的酬金也绝不会低于在县城乃至某些州府书院的酬金水平,定能让先生们在桃源学堂安心教学,无生活琐事之忧。

这期间,谢锋也已经返回京郊玄策卫训练营上值。

这一系列的陌生词汇冲击着他们的大脑神经。

实在超出了他们固有的“地力常新壮,粪力勤施补”的认知范畴。

而另一边的李五琰,一回到学堂,就立刻被两位忙得脚不沾地的曲先生“抓住”,暗示学堂急需扩充师资。

学堂如今九十名学子,还需分设男女教室,仅靠两位先生教学,实在是捉襟见肘,课程安排紧张,学生个性化辅导不足,管理压力巨大,先生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

然而,这一次李五琰在仔细思量后,提笔写了四封信,分别送给了云槐县四大学院的山长们求助引荐。

谢文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41章 皇表弟们回村忙“事业” (第2/3页)

诸如 “光合作用”——太阳光照怎就成了庄稼的“粮食”?

“叶面施肥”——肥料不施于根,竟要喷洒在叶片上?简直闻所未闻。

若是在以前,李五琰或许还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让那些清高的文人墨客心甘情愿的来桃源学堂任教。

但今时不同往日。

这四位山长此前都已经亲身到访过桃源学堂,亲眼见识过这里不拘一格的新式教学方法和蓬勃的学风,心中早已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不乏赞赏之情。

阅读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