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92章 节目播出,持续流动性?假的,一定是假的!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种节目能有什么意思?

栏目组显然善于把握观众的心理,节目才刚一开始,时间还不到三分钟,就只是张明浩出场做了个介绍。

然后,直接就进入了实验。

看节目的人注意到镜头下的旋风,一下子都变得精神了。

镜头给了放大旋风特写,本来只有不到一米多高的旋风,放在镜头上仿佛变成了几米高,播放时间还达到一分多钟。

……

东川省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收视率比平时高得多,网络转播的收视数据就更高了。

这是因为电视台提前做了宣传。

“如果旋风再大一点,强度再高一点,是不是就变成了龙卷风?”

“这是在实验室,如果放在外面,和正常的风相互作用,也许就会慢慢变大了……”

“这就是龙卷风制造器!”

很多人都想到了同样的问题,节目画面也以极快的速度被发到了网络上,节目还没有播到一半,网络上已经有了相关的热点。

关键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半导体、磁学、超导等领域,都被包含在凝聚态物理范围内。

有足够的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知识,才能够深入的对于张氏现象进行微观解析,从而构建出现象产生原理的底层物理机制。

在凝聚态物理研究理论机制的方向上,实验室里只有朱炳坤算是半个专业人士。

东川省电视台科教频道——《科学探索:张氏现象》。

节目才刚刚开始,第一个镜头就给了张明浩,他夹着文件夹从过道走进了实验室。

实验室里,张明浩介绍起了神奇张氏现象。

张氏现象,竟然能制造旋风!

那么大的旋风!

所有观看节目的人都变精神,同时心里也很震撼。

那可是大旋风啊!

用电磁制造?用材料制造?根本难以想象!

张明浩都是靠自学,有些弄不懂的地方,想找人问都不容易。

好消息是,实验室来了一个新的研究员,名字叫杜伟,水木大学博士毕业,博士后在首都凝聚态物理中心工作过三年,从事过超导理论机制的研究。

在凝聚态物理方向上,杜伟刚一来就是最专业的了。

他是江州大学特殊引进的人才,职称副教授,进校就被朱炳坤拉进了应用电磁学实验室。

实验室正好缺少这样的人才。

#龙卷风制造器#。

当点进相关的新闻,就看到一则节目剪切镜头,时间有两分钟左右,开始是张氏现象的几句介绍,后来就变成了实验制造大旋风。

相关热点迅速火爆起来,大量网友发出一个个惊叹的评论,“龙卷风制造器!这才是最先进的技术!”

“张氏现象?我才知道这个新现象这么牛……”

“原来龙卷风是

镜头一转,就到了实验环节。

在主持人吴莉莉的介绍下,实验室进行了一次制造张氏现象的实验,镜头都对准了实验设备的上方。

那里,一个旋风出现了。

多数人下意识都觉得节目没有意思,因为是一个科学节目,是对于一种全新物理现象的采访和报道。

在大众的印象中,张氏现象是个只能‘看设备度数’的现象。

那就和粒子对撞一样,‘嘭’的一下都结束了,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也只能通过后续的数据分析。

节目的宣传就是以‘张明浩’、‘张氏现象’为噱头,甚至发布的信息还贴上张明浩的照片。

张明浩也算是半个明星学者,他身上自带标签,也自带一些流量。

很多对于张氏现象好奇的人,也会抽出时间看一下节目。

第92章 节目播出,持续流动性?假的,一定是假的! (第2/3页)

的学科。

凝聚态物理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物理性质、微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对象包括固态、液态物质及特殊气态物质,研究层次涵盖宏观至微观,涉及三维到低维结构。

这一门学科理论框架基于量子力学与相变理论,以对称破缺为核心分析工具。

杜伟只有34岁,能算是很年轻了,而且还很博学,他签了应用电磁实验室的合同,正式成为了实验室的一名副研究员。

杜伟加入实验室的第一天,实验室就组织了个活动。

大家在会议室一起看节目。

阅读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