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

第104章 张明浩,不一样!吹牛啊,又不用交税……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但现在你们依旧停留在以颗粒性光学材料的搭建,实现视觉隐形的层面上,所以我想问一下,你们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超材料?”

张明浩和孙雯一起站坐在王博的正对面。

当王博提出问题以后,会议室的人顿时都看见了张明浩,就连孙雯也一样,因为也只有张明浩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张明浩笑道,“王主任,你这个问题就外行了。”

其他人顿时一愣。

公是公、私是私,到了项目商谈的阶段,就没有人情可讲。

王博带了一队人,还包括好几个专家学者。

他们提前做了很多的了解,对于之前项目的情况,对于隐形球技术,等等,甚至还三十二研究所的陈剑锋谈了谈。

“超材料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和制造,我们已经完成了设计以及基本制造。”

他说完朝着王志刚点了下头,才继续道,“如果是像你们理解的超材料,也就是让材料变得很薄,并直接拥有这些特性,你们可以咨询一下王志刚教授。”

“王教授研究超材料薄膜编译技术,也许能以我们的设计为基础,编译制造出专门的超材料……”

会议室的人,顿时都看见了王志刚。

王志刚跟着王博一起来的。

张明浩的解释,再加上王志刚的肯定,他们对超材料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王博点头认可了回答。

另一个官员立刻问道,“你们的新型隐形球确实很不错,评价都很高,但没什么实用价值。”

“你们的目标是制造视觉隐形涂层,而我们更看重红外辐射控制技术……”

张明浩立刻回道,“两者听起来不同,但原理上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

会议室里的商谈一直没有停,好几个开口提问,张明浩都是有条不紊的回答,场面上颇有些舌战群儒之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电科集团找上门,要让省科技厅协同管理。

宋凯峰最开始还不理解什么叫协同管理。

后来对方一解释才明白过来,电科集团名义上和光学研究所直接对接,省科技厅是进行‘就近管理’,就等于把项目直接指派给了省科技厅。

项目组的核心还是‘天才博士生’张明浩。

“不对,要叫张教授了!”宋凯峰满脸喜悦的和张明浩握手。

张明浩完全没有想到,新的项目来的这么快,他拉着宋凯峰到一边聊了几句才弄清楚情况。

张明浩继续道,“其实我们造出来的已经是超材料了,很标准的光学超材料。”

他左右看了看,解释道,“王主任,你们不做这种研究可能不太明白超材料具体是什么。”

“超材料,在定义上,可以认为是一些材料拥有极为特殊的物理特性,这些特性在常规材料是找不到的。”

“我们所制造的隐形球,材料颗粒组合排列拥有固定的折射率,组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控制散射和折射,很明显,这些都是常规材料不具备的,正因为如此,新型隐形球才会基本看不到。”

“而我们的研究依托的是颗粒性材料组合的设计。”

至于‘协同’……

这个词发明出来,就是专门为了绕过科技部高科司。

如果不是协同,只说管理,重点科发计划项目就是归科技部管理。

协同管理,就是打个辅助,名义上可以对外说是电科集团和项目组直接对接。

实际上,立项还是在东川省,项目归属也是省科技厅,管理方也同样是省科技厅。

作为‘甲方’成员中的学者代表,他也想在张明浩的回答中找找问题,但涉及到自己的专业,他也只能点头道,“我不懂新型隐形球,但如果依旧是颗粒性材料搭配的组合,确实可以用超材料编译技术制造出薄膜性的材料。”

“如果迭加几层,甚至还能增强效果。”

“不过,这会是一项研究,只是理论上可以实现,不是短时间能做出来的。”

其他人顿时讨论起来。

都说超材料、超材料,到底是什么超材料?

一行人去了会议室。

王博带队来就是谈项目的,宋凯峰代表省科技厅,也是项目的管理方,和王博同样属于‘甲方’阵营。

不管是任何领域上,只要是出钱的甲方,都希望能压价。

谈判就是从‘询问技术问题’开始的。

王博对此的准备充分,他上来就直接问道,“你们上一个项目,最终目标是研发出视觉隐形的涂层材料。”

“据我了解,这应该是一种超材料。”

王博也知道为什么项目受到如此重视了。

隐形球的‘视觉隐形’效果,给人带来很大的震撼,研究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项目肯定是好的,但经费也要仔细的谈,不能说对方要多少就给多少。

第104章 张明浩,不一样!吹牛啊,又不用交税…… (第2/3页)

谈新项目。

这个新项目,对省科技厅来说,像是天上掉掉馅饼一样。

上级部门领导拟定了一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都是科技部下属各个司局负责管理的。

“协同管理,好词!”

“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宋凯峰实在是太高兴了,谁会拒绝省里多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阅读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