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藏在一片竹林里,临时工作室的木板墙上,用红漆写着经文。沈迦南递给她一把小刷子:“小心点,这里的土层很薄,可能藏着骨器。”林一禾蹲下身,轻轻刷去土层上的浮尘,忽然触到一块坚硬的东西——是半块刻着螺旋纹的骨笛,纹路里还残留着赭石颜料,像极了笔记里描述的“生命气息符号”。“这是……”她激动得声音发颤,“这可能是新石器时代的祭祀乐器,证明早期人类就有‘敬拜造物者’的意识!”
沈迦南凑过来,眼底亮着光:“你看这螺旋纹,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赐生命气息’的经文完全呼应。这就是你要的证据,科学与信仰的结合。”
从那以后,林一禾成了遗址的常客。她会在周末跟着沈迦南发掘、记录,把骨笛的发现写进论文;沈迦南则会帮她梳理理论框架,用“万族同源”的经文支撑她的论点。他们的相处像考古土层里的器物,在时光的打磨中渐渐显露出珍贵的本质,每一个瞬间都藏着神的预备。
深秋的时候,林一禾的论文终于通过了审核,还被推荐参加全国考古学年会。答辩那天,她拿着骨笛的照片和经文手稿,自信地说:“科学发现的‘万族同源’,与《使徒行传》17章的‘从一本造出万族’,是造物者留给人类的双重启示。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这不仅是信仰的真理,也是科学的见证。”
答辩结束后,沈迦南在遗址的竹林里向林一禾求婚了。他手里拿着一枚用遗址出土的陶土烧制的戒指,内侧刻着“万族之约”四个字:“一禾,神让我们在考古中相遇,是要我们一起见证‘万族同源’的真理。我想和你一起,把‘生命气息’的福音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我们都是造物者的孩子,都来自同一本血脉,你愿意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1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81 (第2/3页)
“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的信念撑下去;有次遭遇沙尘暴,躲在岩洞里发现了刻有经文符号的石壁,才明白神早已为他预备了证据。“你看那组基因图谱,”他指着电脑屏幕,“科学证明万族同源,圣经早就告诉我们‘从一本造出万族’,这不是巧合,是神的启示。”
“下周我要去城郊的旧石器遗址做补充发掘,”沈迦南收拾手稿时忽然说,“那里可能有早期人类祭祀的痕迹,遗址的临时工作室墙上贴着‘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你要是有空,来帮忙记录吧,或许能找到你论文需要的关键证据。”
林一禾犹豫了两天。直到周五晚上,她在宿舍翻看祖父留下的《信仰考古笔记》,看到“每一块石器,都是造物者的笔迹”这句话,忽然想起《使徒行传》17章的“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于是周六清晨,她背着考古工具包,跟着沈迦南去了遗址。
阅读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