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0:我在长白山里走山货

《重生1970:我在长白山里走山货》

第一卷 第40章 荣归故里与村中变化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m.wushuzw.info

几个光着屁股、晒得黝黑的娃娃正在树下追逐打闹,眼尖的孩子一眼就认出了车上的人,立刻像炸了窝的小麻雀般尖叫着冲过来。

“长青叔回来啦!晓梅姑姑回来啦!”

“支书爷爷!是支书爷爷的车!”

孩子们的喧闹声瞬间像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荡开了涟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晓梅丫头,快看!”王有德扬鞭指向村东头。

“瞅见没?那家房顶是新的厚实茅草,墙面用新泥抹得溜光水滑,还刷了白灰,窗户纸糊得锃亮!那就是长青家!咋样?大变样了吧?”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自豪,仿佛这房子是他亲手盖起来的一样。

赶车的是小河生产大队的支书王有德,他嘴里叼着旱烟袋,脸上每道皱纹里都透着藏不住的舒心笑意,时不时还哼两句跑了调的东北二人转小帽。

“哎呦俺的娘嘞!可算瞅见咱村那棵老歪脖子松了,还是在咱这山沟沟里喘气儿得劲!

公社那头人多是多,吵吵嚷嚷的,睡那大通铺,硌得俺腰板生疼,还老惦记咱这口苞米碴子味儿!”

“长青!晓梅!以后有啥事记得捎个信儿!常来信啊!”赵卫国用力挥着手喊道。

“一定!卫东、大壮,你们也多保重!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李长青笑着回应,一句略带文绉绉又带着江湖气的话脱口而出,让赵卫国和张大壮愣了一下,随即咧嘴大笑开来。

坐在车辕边上的赵卫国,一个来自邻村靠山屯的黑瘦知青,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贪婪地深吸了一口山里特有的、混合着松针、腐叶和泥土芬芳的空气,大声感慨道。

“可不是咋地!”接话的是嗓门洪亮、身材敦实的张大壮,他是红旗林场选派来的本地青年。

“天天上课记笔记,脑瓜子嗡嗡的,跟让驴踢了似的!还是回来舒坦,甩开膀子干活,倒头就能睡着!”

李长青和林晓梅并肩坐在车厢里稍靠后的位置,听着同伴们带着乡音的、质朴又夸张的抱怨,不由相视一笑。

看着道路两旁熟悉的、开始泛起新绿的田野和远处层峦叠嶂、在夕阳下勾勒出黛青色剪影的长白山脉,李长青心中涌起一股踏实而温暖的潮流。

送走了同伴,车上只剩下王有德、李长青和林晓梅三人。

驴车再次启动,拐过一道长满白桦林的山弯,小河村那片高低错落、炊烟袅袅的土坯房顶便清晰地映入眼帘。

几十户人家依着山脚散布,村前一条冻土初化、潺潺流水的小河蜿蜒而过,在夕阳下闪烁着粼粼金光。

在这个年代,他深知必须发乎情、止乎礼,两人的关系需要循序渐进,任何逾越时代的亲密举动都会给她带来麻烦。

驴车嘚嘚地驶进村口那棵标志性的、虬枝盘结的老槐树下。

现在正是晚饭的时候,村里弥漫着柴火饭特有的香气。

林晓梅顺着望去,果然看到一处院落整洁、屋舍俨然的人家,在夕阳温暖的色调下,显得格外醒目和充满生机,与记忆中一个多月前离开时那略显破败的景象截然不同。

李长青心里也是微微一震,随即涌上一股暖流,大哥和爹娘真是把他的话放在了心上,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利用到了极致,这个家真的旧貌换新颜了。

他下意识看了一眼身旁的林晓梅,她清秀的侧脸在夕照中格外柔和。

第一卷 第40章 荣归故里与村中变化 (第1/3页)

傍晚的夕阳余晖像打翻了的暖橙色颜料桶,泼洒在蜿蜒崎岖、车辙深陷的黄土路上。

一辆由老青骡拉着的木轮板车,吱吱呀呀地碾过路上的碎石子,慢悠悠地朝着藏匿在长白山余脉褶皱里的小河村行进着。

车上载满了刚从公社六二六赤脚医生培训班结业归来的学员和他们的铺盖卷。

这次归来,他不再是那个刚刚重生归来、一穷二白、前途茫然的少年,而是怀揣着优秀学员红奖状、身负正经医术、背后隐约站着公社武装部长和一位医学泰斗顾老。

林晓梅安静地坐在他身旁,清澈的目光掠过车外飞驰而过的熟悉景致,白皙秀气的侧脸上,那双沉静的眼眸中也闪烁着对即将展开的新生活画卷的期待与微微的憧憬。

驴车行至三岔路口,赵卫国、张大壮以及其他几位来自不同屯子、林场的学员纷纷下车,互相挥手道别,约定日后通信联系。

阅读重生1970:我在长白山里走山货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