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应该也算是变相承认静斋和氏璧的来路不正了。更表明了静斋对江都隋室势力的态度――现在江都政权正在风风火火地复苏,在她口中说出却让人感觉到它已经a延残喘奄奄一息了一般。如果朱浩留在了洛阳,张须陀也如同他预料一般倒塌,或许隋室力量就真的成了昨日黄花。留给历史的,也只是失败者的几行字而已。
朱浩满意的笑了笑,道:“正是因为它是国之重宝,所以更加不能让心怀叵测之人窃夺。这天下本来就乱了,加上一个和氏璧,更是乱上加乱。和氏璧本身只是一个皇帝的印章,除此之外。就是蕴含异力,能帮助禅定者修行。其实是人们赋予了它那么多的传奇和意义,它本身并不能代表什么。可要有人拿着它不放,说它拥有它的人是天命所归,令天下各大势力争得头破血流以致更多百姓流离失所,无数生命在战争中消亡,这就是妖孽所为了。殊不知,王朝更迭岂会因和氏璧而改变?”
师妃暄脸色微变,耳边不由自主的回响起前几日那个小酒馆中朱浩最后的那句话――如果一直继续这种模式,那么华夏将永远摆脱不了腐朽地封建王朝。到最后被其他的文明赶超,肆意欺凌。甚至毁灭。那把用来自残的刀最终将会刺向自己的心脏!
王薄怒声喝道:“含血喷人的卑鄙小人!先来捣乱宴会,又传播歪理邪说,后侮辱静斋传人,现在更是毁及老夫声誉!老夫就要讨教讨教。阁下到底有多高明,是传闻中的神仙人物,还是市井中的江湖骗子了!”
“张须陀将军做过的事情,看来我如今也要来做一次。”朱浩轻笑一声:“打架不需要那么多地借口,更何况原本就是仇家。兵贼兵贼,贼给兵扣大帽子,这个倒是罕见。”
王薄是长白山第一高手,德高望重。在北方声威更在窦建德、李密之上。据说杜伏威李子通什么的大人物还在他手底下干过。当年他最先举起反隋大旗,虽然没干成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至少声望上而言。却已经是前辈人物了。当然,也是个半过气的义军领袖了。他率领的义军曾两次被张须陀带着少量精兵击败,面子上并不太好看。王薄如今的势力已经微弱了许多,说白了,也只是夹缝中生存而已,说不定那一天就被人给吞并了。
这句话像是魔咒一般,再一次扰乱了她古井不波的心境。心有灵犀已经产生了一丝裂痕。如今在朱浩口中,静斋入世弟子从领袖群伦的白道头领变成了祸国殃民的妖孽,这更让她觉得难受并迷惘不已。
阴癸派有“听音辨情”可以察觉对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静斋同样有类似的手段。可惜的是,那一天朱浩和寇仲徐子陵三人说过地话虽然有很多她不了解,可是那的确几乎全是真真切切地。显然,来历不明的朱浩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让她情不自禁的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如他所言的那般不堪。
“朱浩,你是否认为这里没人制得了你呢?”王薄忽然厉声道:“各位宾客。我们是相信一个来路不明,并且心中全是古怪思想的昏君走狗好呢,还是相信屡次为天下奔波辅佐明君的静斋传人好些呢?我请来的都是天下英豪,这里不需要一个奸佞小人!”
朱浩刚才说地那么多批评佛教的大道理。还有自己的什么信仰,这些在不明白就里的众人耳中,只是听个新鲜罢了。又有几人会当真?如果能凭这些话就动摇一些原本就支持静斋地势力,那么朱浩就不用做将军了,直接当说客,学学苏秦张仪比较合适。就算静斋真的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尚纯洁又如何呢?他们站在静斋一边又不是欣赏静斋弟子地品格风采。利益才是能够拉拢他们的最重的砝码。
朱浩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说了那么多的废话,其实只是给打击一下静斋的声望,顺便给李阀造成一点麻烦,还有为以后的事情做一点铺垫而已。至于原本中立的或者态度不明的势力会因他的这番话产生什么样的改变,这并不重要。
“好,好,好!”
王薄怒极反笑,“老夫今天就来试试,令隋室a延残喘的天威将军到底有多少斤两!”
这时候李世民忽然出声劝道:“前辈且莫动气。先容我
第二百二十三章 热门对手 (第2/3页)
朱浩先撇开李世民,又对师妃暄高声道:“师妃暄,是否
当年那些不甚光彩的事情全部讲出来,你才会沉默以
师妃暄答道:“和氏璧本身就是国之重宝,谁取谁得更是影响到天下地走势。朱将军何必如此执着于前事,不肯放弃最后一点幻想?”
搅浑水,当然是将所有势力一锅搅了。至于王薄这种面貌忠厚声望威隆的武林前辈的指责,朱浩当然不会放在心上。为一个一把年纪的反复小人动气,不值!
朱浩笑了笑,冷笑道:“我从不觉得自己武功高强。作为将帅最需要兵法谋略,以及一颗冷静的头脑。作为大臣需要的是一颗公允的心灵以及治国的韬略。武功连小道都算不上,其作用只是杀人或者防止被杀,外加一点点的威慑力。仅此而已。不过王薄,你不是自称知世郎,以称自己能够预测天下形势的变化吗?为何会连自知之明也没有了?最后,世间丑恶无数,不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反复小人我一直都不太感冒。”
众人皆不知道王薄哪里反复,不过都知道朱浩是在说他的。而且目前看来其中肯定有内幕。具体如何,日后自见分晓。
阅读大唐谪仙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