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平天

《一剑平天》

第五十二章 去而复返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尹治平从小虽然接受的不是儒家文化教育,但其实他后世的那个现代社会,尽管是进入了现代化科学发展的社会,可本质里其实依然是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功成名就的心态,也并非是儒家文化所独有,可以说是人的正常人生境界的提升,当在人生获得了成功之后,自然就会有着去求名的渴愿。

便是于他自己来说,名这种东西虽非必需,可如果条件允许,他也会去求一场名。王重阳当时的心态,他倒是挺有些理解,王重阳当时已是天下第一高手,《九阴真经》练不练,于他来说,其实影响不大。那何不甘愿得而不学,去求一场好名声?

不过他这种想法与理解,倒也不必去跟李莫愁解释了。所谓“求同存异”,作为两个不同的个体,两个人在一起没可能所有的想法,始终全都相同。

情侣、夫妻之间,本来就是追求互相谅解,彼此共同生活,就是一个互相磨合的过程。有的磨合对了,白头偕老。有的则磨合不到一块儿去,分道扬镳。这求同存异,便是个很好的解决方式,找出共同点,保留各自不同的意见,没必要去非得说服对方,让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与生活方式。不过有些所坚持的原则,却也必须要坚持。互相谅解,也不能没有自己的底线。其间如何把握,也就全凭自己了。

李莫愁乜了尹治平一眼,拉过小龙女的手,道:“师妹,我们回去罢。”

小龙女点点头,随李莫愁转身而去……

尹治平目送她们离去,这时瞧着二女携手而行,实是一对亲热好姐妹的样子。忽而轻轻叹了一声,叹息中有些遗憾。有时他也不免暗自歪歪地去想,如果能把这对师姐妹全都把到手,让二女能效娥皇、女英共嫁一夫,那他可就更美了。

不过想要达成这个目标,却未免

第五十二章 去而复返 (第2/3页)

传统的儒家文化更让深受影响之人热衷于求名,凡是有条件的,都会去求一个好名声。在江湖去求侠名,在文坛去求文名,在朝堂去求清名、忠名,当地位显赫之时,又去求青史留名。

文天祥有句诗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表达了甘愿一死,亦要青史留名。当然,这并非是贬义。而是千百年来的儒家文化占据统治地位的潜移默化之下,对接受了这教育的人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古代男子尤其更有这种心态。因为大部分男子都是从小接受的这种教育,而女子则大部分接受的是相夫教子要一生充当男子从属位置的教育,基本上都不会产生这种想法。

眼前的李莫愁与小龙女虽然没有接受过传统女子的这种教育,但世间女子大部分如此,她们内心之中实际上也有这种潜移默化的认知。虽然并不全然认同,但总是比照女子去思考,自然也不会有男子那种想要功成名就的心态,对这种心态自然也就难以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一剑平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