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男性亲属的丑恶之下,隐藏的也有不幸的女性本人的软弱。正是女性本人的软弱,助长了其男性亲属的丑恶。
一方面,是一种“认命”的人生观,不知道摧残了多少鲜艳的花朵。
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着一种摧残人性的价值观,一种认为个人利益、个人幸福应该屈从于家族利益的谬论。这种谬论,进一步还引申到了个人利益应该屈从于组织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程度。如果组织,不以保证个体的幸福为目的,这种组织,又存在多少正当性?当然,我从来不反对个体自发自愿的为组织牺牲,就如赖宁,虽然很二的一个傻孩子,但也有令人敬重的地方。但是当家族、组织用宣传机器,忽悠个体牺牲生命(个见在人类价值观中生命应处于极高位置,比扯蛋的家族、组织认同感要高得多),以保全家族荣耀、组织财产的行为时,我只感到一阵恶寒。
先说明一下,之所以酒徒先生不是我最喜欢的网络历史小说作者的原因。主要是我和酒徒先生的价值观不同。酒徒先生更关注的是大背景、大时代下的家、国责任,我更关注的是危难情形下的个体生存状况。
如前文中提到过的海瑞(酒徒先生貌似有些崇拜海瑞),其清廉、正直,也是我深为敬重的,但也仅仅是敬重。所谓海瑞饿死女儿的事迹,不见于《明史》等正史,最早见于稍晚于海瑞时代的沈德符所撰《万历野获编》,属于野史的范畴。如酒徒先生所说,社会媒体不由分说地宣扬海瑞饿死女儿,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确实非常不该。
但是,对于所谓的清官,我个人远达不到崇敬、仰慕的程度。清官毕竟是人治社会的独特产物,将社会的繁荣昌盛,盲目地系于少数清官身上,不仅不可靠,而且有风险。历史上的所谓的“清官”已经一去不返了,对当代中国来说,对海瑞、包拯等清官的过分迷恋,绝不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公平的实现,只能寄望于法治建设上。对我来说,与其崇拜海瑞,倒不如崇拜酒徒先生这样的小说家。
上一段有些跑题了,说回杨玉瑶。任何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她和雷万春的爱情,是凄美动人的。哪怕是“一点朱唇万人尝”的杨玉瑶,在心灵深处,也有最纯洁的所在。但是这种爱情,只是片面的单恋。“神女有心,襄王无梦”,在豪侠雷万春看来,杨玉瑶是一个“人”,而不是他人眼中的“玩物”,他欠杨玉瑶一个人情,用自己的方式还了,于是最后走得无牵无挂。遗留给杨玉瑶的,只有无穷无尽的相思。
对于杨玉瑶这样一个人尽可夫的女人,酒徒先生也把握住了她的善,她人性中的闪光点。这是我为什么说杨玉瑶是《盛唐烟云》中最成功的人物之一的原因。
刻画得极成功的人物,还有高力士。很多文学作品甚至正史中,都有丑化高力士的现象。但是在《盛唐烟云》中,却能看到很多高力士正面的地方,玲珑八面、心思深沉、见识也颇为不俗。高力士,在正史上,就是开元盛世的大功臣之一,只是因为其阉宦身份,很多时候被人为地轻视。传统史学界,都是由士大夫阶层组成,对宦官,多有偏见。历史上是有不少权宦误国的现象,但是,也有很多宦官做了很多正面的事情。
主人公王洵放高利贷,其好友宇文至经营妓院等设定,符合他们的纨绔子弟的身份,也符合开元、天宝年间大唐最盛期的时代特征。王洵的成长路线,是完整的。从第一卷中的纨绔子弟,到第二卷中的英勇战士、合格领袖,一步一个脚印,各色事件的历炼、心灵成长,都极为完整。
云姨这个人物,虽是庶母,但其对王洵的由衷爱护,对王洵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其作为旧时代女性的一些不足,都极为丰满。
还有在《盛唐烟云》中大书特书的张巡,我对这个家伙的看法,与酒徒先生正好相反。在《盛唐烟云》这书问世之前,《新唐书》也是我极爱看的,对部分人物传记爱不释手。其中,《卷一百九十二·张巡传》看了有六遍之多。当看到《盛唐烟云》中张巡的“小张探花”形象后,被小雷了一下。《旧唐书》、《新唐书》都只提到张巡是进士而已。由于酒徒先生一向所表现出来的对史料的考据,“小张探花”有相当的忽悠性。
雎阳之战中,战前城内有三万百姓,城破后,只剩四百,中间的差额都是张巡当作军粮吃掉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我信奉孟子这句话,我认为军队应该是民众的守护者。关于张巡的目的,究竟是为了自己名垂青史,还是为了保君、保社稷、保更多的人,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吃人了,而且吃的是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崩裂前的盛世画卷——盛唐烟云读后感 (第2/3页)
,才是真正来自地狱中的折磨。
关于文中的杨国忠,这种出卖妹妹以求荣求利的人,我是一向来恨不得拿根大棒,狠狠地抽他们的(当然,现实中是不可能做到的,也只是脑海里YY)。我好几年前还在开网吧的时候,店面附近住着一户人家。本来听说是极穷的人家。后来,长女给有钱大老板(年纪和其父相当)做二奶。于是,这户人家爆发了,其父整天抽名牌烟得瑟,其弟也变得趾高气扬,和以前判若两人。有一天,我看到那个姐姐回娘家时,眼神里的落寞,我突然觉得我的心被刺了一下。
有时候,我真地对人性持很悲观的态度。人,一旦丑鄙陋起来,是无底限的。回头一看中国数千年历史,有多少人卖女、卖姐妹、卖妻以求荣的?估计数也数不清。当一个人,把一个最亲的人,当成一个物品无情利用的时候,这人的人性,究竟异化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盛唐烟云》中的杨国忠,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恨不得用苍蝇拍子拍死的人(当然,正史中的杨国忠也就是这种烂人,只不过可能不会像小说中逼着妹妹忍受性虐待的痛苦去勾搭老男人)。
除了优秀的文字功底,出色的人物刻画之外,激烈的战争描写也是《盛唐烟云》的一大亮点。从第二卷中,开始体现。陌刀战,鱼鳞阵,王洵略带生涩的指挥,无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由于更关注于《盛唐烟云》的人物群像,本文不会花更多的篇幅来解析战争场面的描写。
《盛唐烟云》中,适当的章末注解,也为小说加分不少。如第一卷第一章中对红灯区的胜业坊、平康里,高尚住宅区的崇仁里,二奶区的鸣珂巷的注解。诸如此类,不再赘述。个见:网络历史小说中,应适当的引注一些内容,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相应的历史知识,也可以让读者觉得作者是一个很严谨的创作态度;但是,也不能注得过多,注得太多了,就不是注解,而是注水。如《蚁贼》中,赵子曰先生动辄单章数百字的注解,读者实在会往注水的方向去理解。既然是通俗小说,本就不该弄太多读者不太理解,而非要注解的内容。《盛唐烟云》在这一点中,堪称典范。
赞美的话,以上说得差不多了。
阅读盛唐烟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