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棣不行。
所以现在朱棣很纠结……这位大帝一点儿也没有要将自己的纠结埋在心里的意思,对常桓那是知无不言。果然,和常桓吐槽了一阵子,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吃嘛嘛香去了……常桓也没心情考虑这些事情,他一门心思就放在如何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这一件事上了。身体强,自己才不会灰灰啊……
张大教主给他造的心理阴影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至于元凶九阳四卷他也已经看过了。而且还是仔细的斟酌了每一个字的去看,整本书可以说是很好了,限于时代的局限性,一些小方面的疏漏,也是可以谅解的。但就整体而言,这书很科学。了解了这本书,就等于是了解了九阳的奥秘,再然后针对这个,想出锻炼身体的方式,却要比凭空琢磨靠谱。又是数月时间过去,波斯明教的圣女又是数次面圣,祈求自己的皇帝老爹救救波斯,那叫一个情深意切。
朱棣将“麻烦”推给大臣,自己却也感觉时机差不多了。他和黑衣宰相姚广孝商量了许久,终究是想到了一个办法——先斩后奏,造成既定事实。另外,朱棣更大的一个心思,就是要在那一片完全陌生的地方,推行墨家学说(包括常桓所编纂的一应教材)。至于说波斯是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说法,朱棣是不在乎的。他永乐大帝治理之下,就是明土,他儿子口含天宪之地,就是大名之地,地上面生活的人,也自然就是大名人。波斯是大明的,波斯人不是大明人是什么?
一代雄主,岂能没有气魄?
大儿子在中土,儒家治世,以儒学为根本。二儿子在波斯,以墨学为基础,发展科学。老朱不怕俩儿子掐起来,他死后,能掐且胜的那一个,自然就是真正的胜利者。如果墨学胜了儒学,那就是科学的胜利,也许大明从此真的可以千秋万代,以后整个地球都是大明的,再打仗也是自己家不争气的子孙互相掐。如果儒学胜利了,那就说明墨学、科学那一套行不通,这是命,就认好了。
谁又能知道,这位永乐大帝的心思中,竟然有如此狠毒、凶狠的一面?对自己的儿子,后人,竟然如此的凶狠。
第十章 隐忧,体弱气足身难支 (第3/3页)
对这是绝不能忍的。
自己家同意,但所有的大臣以罢工要挟反对,就连大帝都无奈了。在杀人的魄力上,他这个做儿子的真不如自己的老子。要是换成朱元璋,那还真敢把朝堂上的诸公杀的一干二净,读书的士子们罢考不行,故意考不好也不行。弄假的就砍,考上了不愿意当官的,直接派兵去抓,抓来干不好的,接着砍——这就是朱元璋,霸道、残忍,这就是皇帝,真正的皇帝,说一不二,言出法随。自古以来,皇帝之中能够真正言出法随,口含天宪的就一位,就是这位鞋拔子脸的朱皇帝!
自古以来,得国之正,无出其右;手段之正,无出其右。他从不和臣子讲平衡玩儿阴招,皇帝就是皇帝,真要下台和臣子们打擂台,那还是什么皇帝?
阅读穿越诸天的冒险者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