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装满学问的脑袋,不该是男子的专属,也该是天下女子能够自由选择的权利。”
苏婉卿这番话让李五琰眼中闪过惊喜。
桃源学堂便是有三十多名女娃,这正是他推行新式教育想打破的性别桎梏。
考核现场,李五琰和曲先生两兄弟亲自坐镇,问题层出不穷,但同样的问题,应聘者的回答却大相径庭。
问:"若学子问‘为何一定要考取功名’,先生当如何回应?"
答: "荒唐!科举乃正途,光宗耀祖岂容置疑?尔等寒窗苦读不就为此?"很好,此人落选。
一人答: "成何体统!自然当罚站!"
另一外则答:“不妨先赞他观察入微,再问可否课后完善赠予先生。若确有天赋,便引导他:‘画形易,画神难,可愿学学如何画出风骨?’”
问:“若有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先生怎么看?”
另一位则答:“功名如同钥匙,能打开更多大门。但人生之路千条,钥匙也不止这一把。读书明理、修身养性,比功名本身更重要。”
李五琰点头,不错,此人的回答较为满意。
再问: "请用最简单的方式,向蒙童解释‘水为何往低处流’?"
一人答: "此乃天地至理,何须多问!记住便是。"
李五琰:……
前来应聘的唯一的女先生苏婉卿从容回答:
“此言差矣。德驻于心,如明月照怀。才蕴于脑,似清泉润物。女子既要有蕙质兰心,亦当有锦绣才思。
我以为,不是‘无才便是德’,而是‘有才更可彰德’——明事理、通古今的智慧,恰能让女子更知书达理、洞明世事,于相夫教子、持家立业中,行止更有章法,胸襟更为开阔。
应聘者苏婉卿的理念与他不谋而合。
第645章 桃源学堂“面试”“笔试”新先生 (第3/3页)
性情急躁,恐挫伤学子锐气。若心胸狭隘,难容学子质疑,则堵塞求真之路。若生活无趣,又如何引导学子发现生活之美?学堂要的,是能陪伴、引导学子健康成长的‘人师’,而非仅仅传授句读的‘经师’。”
李五琰深思之后,觉得谢文所言极有道理,便毅然采纳了这套超前且全面的录取标准。
最终,七十多名登门者中,只有不到三十人愿意留下来接受这新奇又严格的考核。
而另一人则答:“你看小石子放手会落地,水也一样,天地间有股看不见的力气拉着它们往下走。就像你会跑向娘亲怀抱,水也要回到大地母亲的怀里。”
曲怀州点头表示:尚佳。
又问: "若发现学子在课堂上偷偷绘制先生肖像,是怒斥其不敬,还是另有机缘引导?"
阅读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 请关注舞文小说网(www.wushuzw.info)



